中日通過RCEP首次達成關稅減讓安排,企業和消費者將收獲這些利好
從扇貝、清酒,到家電、汽車零配件,越來越多的產品將逐步以零關稅來往于中日之間。
根據商務部網站,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6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4個非東盟成員國正式開始實施協定。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日本通過RCEP首次達成了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于2021年12月30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RCEP生效將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區域內企業和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中國與日本是新建立自貿關系,相互立即零關稅比例將分別達到25%和57%。最終,86%的日本出口至中國的產品將實現零關稅,同時中國出口至日本88%的產品將享受零關稅待遇。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對于中日而言,RCEP的生效是一個互惠共贏的貿易制度安排,能夠使各方清晰地認識到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助于雙邊貿易投資的深化,對民眾福利的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提高和就業的擴大等都是有切身的利益。
中國對日出口57%的稅號產品即刻零關稅
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在此前國新辦吹風會上表示,中日兩國首次達成自貿安排,雙方在機械裝備、電子信息、化工、輕工紡織等多個領域相互大幅降低關稅,特別是2022年我國對日本出口57%的稅號產品將立即實現零關稅,對貿易的促進效應明顯。
商務部網站顯示,在對日貿易中,硅膠、聚氨酯原料等化學品關稅在RCEP生效時立即降為零,談判時上述產品的關稅為5.5%和6.5%。
據日媒報道,按品類來看,日本出口至中國的工業制品及零配件方面享受的關稅減讓幅度最大,整體關稅取消幅度約為86%。其中,90%的汽車零配件將在協定生效后立即享受零關稅待遇;汽油發動機配件以及部分鋼鐵產品的關稅也將被分階段取消。
在農產品方面,日本從中國進口的關稅撤銷率將達到56%,高于韓國的水平49%。其中,日本的扇貝、清酒、燒酒等進入中國的關稅將逐步降至零。而日本也將逐步撤銷中國的紹興黃酒進入日本市場的關稅。目前,中國對日本清酒征收的關稅為40%,根據減讓安排,將在協定生效后分階段下調,直至第21年完全取消。燒酒的關稅也將在當前10%的基礎上在第21年完全降為零。而較受日本消費者歡迎的中國紹興黃酒,目前進入日本市場時要面對每升約2.7元人民幣的關稅,也將在協定生效21年后逐步降到零。
除了上述產品外,RCEP對中日紡織服裝貿易的影響也較為顯著。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得到的信息顯示,RCEP生效后,中國紡織行業原先出口至日本大部分產品普遍面臨4%~11%左右的日本進口關稅,除少部分產品,比如口罩、內部用紡織材料填充的寢具等不降稅外,對日主要出口的服裝,比如針織衫、男女式上衣、褲子、西服、T恤、襪子、連衣裙等產品關稅將在16年內降至零。
與此同時,中國從日本進口的主要紡織產品原先要面對5%~8%的進口稅率,根據減讓安排,基本上將在11年、16年或21年內分階段降至零。比如,中國從日本進口的無梭噴氣織機、平型緯編機等紡機類產品,原8%的稅率將在RCEP生效后的11年或16年內降至零。
此外,關于中國消費者較為關注的日本家電,日本微波爐等產品的關稅將在當前15%的關稅基礎上在第11年降為零。不過,美妝產品(品目3304項下)、護發品(品目3305項下),不在減免之列,均標志為U,即例外產品。
專家:RCEP電子商務章節為中日數字貿易提供制度性安排
中國社科院日本所副研究員田正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RCEP是中日兩國間首次達成的關稅減讓安排,生效后將進一步推動中日經貿關系發展。他說:“RCEP生效后,在貨物貿易領域,日本對華出口成本將大幅降低;在服務貿易領域,中國采用正面清單的方式,日本采用負面清單的方式承諾開放,日本將進一步開放房地產、金融、運輸等部門。”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年,中日貿易總額3175.3億美元,較上年增長0.8%。今年上半年,中日貿易總額1812.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3.7%。進出口均有2位數的正增幅。
日本農林水產省2021年12月2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日本農林水產品和食品的出口額同比增長26.8%,達到1.779萬億日元,年出口額首次突破1萬億日元。其中,對中國的出口額同比增長38.5%至2024億日元,占總出口額的約2成,扇貝、日本酒及威士忌等酒類以及點心等都頗受歡迎。
田正表示,除了貨物貿易領域的互惠互利,還應該關注到RCEP設置了電子商務章節,為中日兩國數字貿易開展提供了制度性安排。
陳子雷認為,這是中日雙方在RCEP協定下的一個突破。“雙方在數據的跨境流動方面持比較開放的態度。盡管RCEP中電子商務的水平與《美日數字貿易協定》還有差距,但有利于我們打造海外倉,完善跨境電商平臺建設。”他繼而解釋道,“同時利用進博會等展示平臺,包括展轉銷模式等,在中國消費品走進日本市場的同時,也會有利于更多的日本消費品進入中國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所以這是互利互惠的。”
同時,陳子雷認為,中國的一些現代服務業,比如以電子支付、互聯網打車等為代表的中國平臺經濟下產生的新消費模式也可以通過RCEP在日本到推廣和普及。“這不僅為中國企業的投資帶來機遇,也為日本的產業模式轉變提供機遇。”他說。
在完成過渡期后,86%的日本出口至中國的產品將享受零關稅待遇,同時中國出口至日本88%的產品將享受零關稅待遇。陳子雷稱:“這說明雙方未來仍有努力的空間。比如在日本產業競爭力較強的農產品、服裝、汽車、化工產品領域,中日雙方還可以繼續通過雙邊談判,來進一步深化合作,朝著90%零關稅甚至100%零關稅更高的目標邁進。這并非沒有可能。”
陳子雷說,RCEP不但可以優化產業布局,也能為區域內的國家,尤其是為中日韓提供產業融合的契機,因此,今后探索的步伐不能停止,擴大合作空間的努力還需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