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現“村村通寬帶”,農村互聯網普及率近六成
工信部30日對外宣布,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國現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打通了廣大農村接入數字經濟時代的“信息大動脈”,貧困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了歷史性解決,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網絡支撐。
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3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現有行政村通寬帶比例從不足70%提升至100%,貧困村通寬帶比例從62%提升至100%,“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通寬帶比例從26%提升至100%。已通光纖行政村平均下載速率超過100Mb/s,實現與城市同網同速。
信息通信行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新動能。截至今年11月底,我國現有4G基站586萬個,5G基站超過139.6萬個;光纖寬帶用戶超過5億戶,占全部寬帶用戶的94%,千兆光網已具備覆蓋超過2.6億戶家庭的能力,網絡承載能力持續攀升。
“在此過程中,我們并沒有落下農村地區。”謝存說,特別是通過電信普遍服務深入實施,所有行政村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寬帶”(通寬帶是指,已通光纖或通4G),其中超過99%的村實現光纖和4G網絡雙覆蓋,貧困地區通信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而且,我們也在加快5G等高質量網絡向農村拓展,目前超過97%的縣城城區和40%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廣大農村群眾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中有更多獲得感。
自2015年10月完善中央資金引導、地方協調支持、企業主體推進的電信普遍服務機制以來,工信部、財政部累計部署7批電信普遍服務建設任務,中央財政累計撥付補助資金超過220億元,支持全國13萬個行政村光纖網絡建設、6萬個農村4G基站建設,其中三分之一任務部署在貧困地區。
在全國提速降費的基礎上,2018年起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推出精準降費,農村地區用網成本大幅降低?;A電信企業持續給予農村脫貧戶5折及以下基礎通信服務資費折扣,惠及脫貧戶超過2800萬戶,累計讓利超過88億元。廣大農村地區用戶每月只需30元—40元,即可享受個人手機、固定寬帶和網絡電視套餐包。截至目前,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59.2%,較“十三五”初期翻了一番,城鄉普及率縮小15個百分點。
“十四五”時期,城市5G、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加速發展,農村地區通信網絡也將面臨新的更高要求。“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完善鄉村通信等基礎設施,提升農村寬帶網絡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聯合財政部繼續深化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實施新一輪電信普遍服務項目,不斷提升農村網絡基礎設施供給能力,支撐數字鄉村建設,賦能鄉村振興發展。
謝存表示,總體來說,新一輪次電信普遍服務較“十三五”時期有兩方面不同,重點聚焦農村網絡深度覆蓋和高質量發展。
在行政村“村村通寬帶”基礎上,進一步支持自然村組、林場、牧場、重點區域和交通要道沿線等寬帶網絡覆蓋,同時做好與易地搬遷、興邊固邊等政策銜接,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邊疆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森林草原防火重點區域等支持力度,持續提升光纖和4G網絡在農村地區的覆蓋廣度和深度。
工信部將組織基礎電信企業持續提升農村中小學校寬帶網絡接入能力,促進信息技術與科學教育融合應用創新,推進農村偏遠地區寬帶網絡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斷增強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網絡接入能力,加速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農村及偏遠地區延伸,進一步促進城鄉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鄒素萍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央財政的支持也不會停止,將針對新的發展要求,保持現有支持力度不減、重點領域加強,繼續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電信普遍服務工作。初步考慮,“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將安排補助資金100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