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成2021年A股投資地圖,沒賺到錢可能因為不認識門捷列夫
門捷列夫可能沒想到,他150多年前首創的元素周期表,會成為2021年的投資“地圖”。
即將過去的2021年,“元素周期表行情”貫穿整個A股市場。年內,多個元素相關的板塊及個股,接連出現明顯上漲行情。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漲幅明顯的元素,主要集中在周期表中的碳族元素和過渡金屬中。
例如碳族元素中,碳中和、有機硅在A股市場上對應板塊,年內漲幅分別達到 32.5%、95%。
過渡金屬元素中,錫、鋁、銅價格上漲明顯,在期貨市場上對應滬錫、滬鋁、滬銅主力合約價格年內分別上92%、30%、21%,且商品價格走高也帶動了相關個股的行情上漲。此外,受新能源行情提振,鋰礦、鎳礦、氫能源等板塊均出現了階段性行情。
2022年即將到來,上游資源品中供需失衡的局面仍存,機構仍較看好元素周期表行情。
恒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目前來看,各類大宗商品價格的增長率在下降,2022年今年大漲過的商品價格也會出現分化,其中鋼鐵和石油的價格可能會下跌,但與能源轉型相關的品種隨著需求持續上升,價格在未來3~5年都有上漲空間,例如稀有金屬、稀土等;此外,碳中和、碳達峰目標下,2022年煤炭產量或將下降從而也會相應抬升煤炭價格。
碳中和加持,碳元素站上“C位”
回顧2021年,碳元素是A股市場的一大主角。與之相關的鋼鐵、煤炭板塊率先走出大漲行情。
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今,碳中和指數累計漲幅達32.5%,相關概念股年內漲幅翻番,其中永太科技 、南網能源分別大漲349%、312%。
受“碳中和”概念火熱加持,鋼鐵、煤炭、電力板塊的活躍行情接接踵而至。尤其進入三季度后,傳統能源價格也競相飆漲,Wind煤炭、鋼鐵指數2021年第三季度漲幅分別為47%、20%。
全年來看,板塊內年內漲幅領跑兩市的個股不在少數。具體看來,煤炭股中的ST平能、美錦能源、兗礦能源年內漲幅分別為203%、162%、146%。鋼鐵股方面,寶鋼股份、太鋼不銹年內漲幅分別為137%、117%。
行業人士認為,今年在“碳中和”大趨勢下,周期股的估值和盈利均有一定程度的修復。值得注意的是,碳中和相關政策也加速了過剩產能的淘汰,不斷優化行業格局,從長期來看規模較大、低能耗、高效率的公司競爭優勢會更加凸顯,上游原材料如電解鋁、鋼鐵、化工、建材等領域的龍頭公司具備中長期投資機遇。
不過,過高的能源價格吞噬了產業鏈中下游企業的利潤,年內PPI也因此屢創新高。萬家基金指出,2021年工業品供需同步收縮,供給端收縮更大,導致工業品供求缺口持續擴大,中下游企業成本壓力快速抬升。
進入四季度后,面對不斷飆高的商品價格,監管部門嚴打過度投機、維穩期現市場,以煤炭、鋼鐵為主的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調,直至價格逐漸回歸合理區間。
2022年即將到來,碳元素能否在A股市場守住“C位”?
萬家基金認為,2022年供給側收縮力度大概率糾偏,這會帶來國內供應品供給的適度修復,原材料成本有望逐步回落,疊加今年的持續高基數效應,明年PPI預計整體趨于回落。不過,同時考慮到明年穩增長訴求下,需求會有所增量,而雙碳減排難以完全放松,工業品價格中樞也會有一定支撐。
工信部等部門發布的“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提到,到2025年,粗鋼、水泥等重點原材料大宗產品產能只減不增,產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其中,鋼鐵行業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電解鋁碳排放下降5%。實施節能審查,嚴格控制石化化工、鋼鐵、建材等主要耗煤行業的燃料煤耗量。
小金屬的大年份
2021年熱炒的元素中,還有大部分集中在主族金屬和過渡金屬元素中。
對應A股市場上,包括有色金屬銅、鋁、錫等,也包括被新能源帶火的一系列小金屬鎳、鈷、鋰。其中鋰元素錄得最大漲幅。據統計,Wind鋰礦指數年內大漲近200%,鋰電池指數年內上漲83%。
基本面上,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提速,圍繞電池產業鏈展開的行情貫穿全年。個股漲幅來看,聯創股份、江特機電年內漲幅分別為479%、435%。
由于供需錯配情況仍存,目前現貨市場上,鋰價處于年內第三輪提價階段。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鏈發展,鼓勵企業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
中信證券預計2022年鋰價將維持高位運行,預計2022年鋰鹽價格中樞將顯著高于2021年,A股鋰電板塊配置邏輯將從漲價預期轉向業績預期,后者將成為板塊的觸發因素和主要上漲動力。推薦鋰礦自給率高且業績兌現程度高的企業。
有色金屬方面,作為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上游資源品,Wind有色金屬指數年內漲幅約48%。具體看來,鎳、錫、銅價格全年走勢強勢,滬鎳期貨價格一度創下上市以來新高,滬錫期貨年內漲潮90%。
廣發證券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巨國賢分析稱,金屬品種價格的上漲是階段性供需失衡的體現。2021年,上游的資源端很多小金屬品種迎來大行情,有電池端用到的有色金屬,也有新材料端需要的稀有金屬,但并不是所有涉及的金屬都取得同等收益,應用場景不同也帶來價格增速不同,總體來看炒作行情以產量不大的稀有金屬為主,因為產量小更容易受需求拉動,價格傳導明顯。
新能源板塊已經連續兩年上漲,2022年還能保持嗎?
匯豐晉信基金研究總監陸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22年新能源有望迎來一次系統性估值提升。在他看來,新能源汽車就有下游整車、中游材料、上游資源等幾個大的細分賽道。其中又可以進一步細分出整車的電池設備、動力電芯、熱管理、中游的電解液、隔膜、負極材料、上游的鋰、鈷等等不同的細分子行業。而且所有產業鏈中的優質公司大都在A股上市,因此我們的選擇空間非常豐富。
此外,受益于燃料電池,鉑、鈀、銠等為主的鉑族金屬也迎來大幅上漲。
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亞太區負責人鄧偉斌此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于燃料電池車比電動車、傳統內燃機汽車更加低碳,在交通運輸領域,未來氫能的應用被看好。2022年,氫能產業發展將繼續驅動鉑金應用需求增長,隨著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加速發展,鉑族金屬作為氫能產業鏈上重要的催化劑原料,將助力氫能及燃料電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