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牽手Waymo 中國制造首次“闖關”美國無人駕駛
中國汽車制造商吉利周二表示,其高端電動汽車品牌“極氪”(Zeekr)將為谷歌自動駕駛部門Waymo生產電動汽車,未來幾年將用于Waymo在美國部署的全自動駕駛打車服務。
這將是中國汽車品牌首次為美國無人駕駛提供車隊服務。吉利周二表示,這些車輛將在Zeekr位于瑞典的工廠設計和開發,并集成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
Waymo網站上還發布了一份概念圖,展示了一款5人座的迷你小客車(minivan),車輛的每一側都有滑動移門。
就在周一,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百度開發者大會上宣布,百度和吉利的合資公司“集度”將在2023年大規模量產L4級別的無人駕駛出租車。百度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平臺“蘿卜快跑”也已經在北京等地開始商業化試點,計劃到2030年落地中國100個城市。
作為全球自動駕駛的領跑者,Waymo已經在美國的鳳凰城推出了全無人駕駛的出租車服務Waymo One。該服務推出一年以來,運載了上萬人。
在無人駕駛服務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吉利與Waymo的最新合作也將為中國汽車品牌進入美國市場創造新的機會。中國作為領先的汽車制造大國,幫助包括特斯拉在內的電動汽車進行生產,但中國品牌進入海外市場僅僅是最近才發生的變化,目前國外汽車廠商還沒有面臨太多來自中國廠商的競爭。
長期以來,汽車品牌對消費者而言是購買的首要決定因素,其次才關注汽車的性能和價格等。但包括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在內的共享出行的發展淡化了汽車品牌,人們更加關注無人駕駛技術的提供商。“這就像現在通過滴滴打車叫車時,消費者將只能選擇滴滴快車、滴滴優享或者滴滴專車,至于叫到的是吉利或上汽,對乘客而言并不是首要選擇因素。”一位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這也給全球汽車制造商提供了一個新的同臺競技的機會。“在無人駕駛時代,汽車品牌的區別已經不大,技術成為更重要的關注點,人們更關心無人駕駛出租車在行駛過程中的可靠性,比如是否會出現故障,而不在乎它是美國車、德國車還是中國車。”上述人士補充道。
他還表示,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另一個特點是定制化,這意味著可以合理部署成本。無人駕駛汽車未來都會電動化,內部不需要奢華的裝飾,通常都非常簡樸,只需要有一個基本的屏幕,這也會降低車輛內飾的成本——未來甚至可能不需要方向盤和踏板。而移除這些東西節省下來的成本足以為無人駕駛出租車添加額外的傳感器和算力,這些傳感器才是無人駕駛的競爭力所在。
因此,率先沖入美國無人駕駛市場的吉利只是中國玩家進入海外市場的開始,盡管這可能意味著一段漫長且顛簸的路程。隨著越來越多中國汽車廠商開始在海外擁有制造基地,未來中國汽車品牌也會更多地出現在國外的道路上。